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到底哪个更危害身体?

电子烟和香烟哪个危害更大?这是个争议不断的问题

提到“香烟”,所有人都明确知道“吸烟有害身体健康”;“吸烟”本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,烟草的过多接触会增加较多身体层面问题的发生;既然如此,很多人为了“趋利避害”,所以会选择用“电子烟”替代传统烟草。

如果你曾经因为好奇搜索过电子烟的产品介绍,那么你应该看到过一些电子烟商家,他们鼓吹电子烟“健康无害”、“清肺去毒”,把电子烟吹得成了无所不能的药品,宛若神仙丸。那么还有另外一些媒体的所谓科普文章,历数了电子烟的种种危害,甚至大放厥词称:“电子烟比香烟的致癌率高了7倍!”

以上这两种极端的观点,是否值得相信呢?电子烟有害吗?或者说,电子烟真的比香烟危害更大吗?

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到底哪个更危害身体?

首先,从事实的角度出发,电子烟确实不是完全对健康无害的。不过,尽管电子烟不像一些商家那样宣称的“完全无害”,但是,比起传统香烟来说,电子烟的害处要小得多。
2015年,英格兰公共卫生局(PHE)发布了长达113页的报告,就详细地分析了电子烟的各种风险,报告总结:电子烟比吸烟安全95%,政策应该把鼓励吸烟人群使用电子烟作为关键控烟策略,以降低吸烟带来的伤害。注意,是鼓励“吸烟人群”。尽管遭受多方质疑,英格兰公共卫生局在2018年仍然坚持电子烟比吸烟安全95%的说法。
2018年2月,美国癌症协会(ACS)也发布了一份立场声明:虽然使用电子烟的长期效应还不够清楚,但是可以预估它比起一般香烟伤害更小。该协会态度明确地鼓励人们,尝试使用电子烟来代替传统香烟。协会也建议临床医生们,向吸烟者推荐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。当然,电子烟只是过渡状态,戒烟永远应当是第一选择。
2018年11月,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也向大众表露了自己的态度。它推荐已经有烟瘾的人改换电子烟,而且尝试戒烟。但是它同时也提醒,电子烟并不是无害的,青少年和孕妇,以及本来不吸烟的人,不要因为它的害处比香烟更少就去尝试
英美两国的公共机构利弊权衡后,都倾向于认为,对于吸烟者来说,电子烟还是比香烟好。注意,这并不是洗白电子烟没有危害,而是对比于香烟来说,电子烟的危害要小很多,而一些媒体在宣传时,往往会选择性遗忘普通香烟的危害,大加渲染,致使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在错误的认知上越陷越深。并且不要忘了,中国仍然是香烟消耗的第一大国

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到底哪个更危害身体?

此外,我们可以从二者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
传统烟草中主要含有的成分:烟丝、烟片、香精香料、保湿剂、过滤嘴、卷烟纸。
电子烟含有的成分:雾化器、功能设备(杆子、盒子等)、烟油(PG/VG、香精香料、尼古丁)

从各个成分中去对比危害。吸食香烟是通过燃烧烟丝释放尼古丁,人体吸收尼古丁。
不论吸烟还是吸电子烟,唯一的目的其实就是获取尼古丁。当尼古丁进入体内,会经由血液传送,并可通过血脑屏障,吸入后平均只需要7秒即可到达脑部。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。肝是主要代谢尼古丁的器官,分解酵素为Cytochrome P450。
近年不少国内外专家都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并没有太多的危害,真正的致癌凶手是焦油和一氧化碳。另外科普一下:尼古丁不仅仅存在于烟叶之中,也存在于多种茄科植物的果实之中,例如番茄、枸杞子等植物中就含有尼古丁,而这些蔬菜和药材却被公认为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食物。
传统烟草中的烟丝和烟片都是烟草制物(烟草: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)。目前我国主要销售香烟类型都是烤烟。根据中烟集团公布的《1998~2004年烟草种质资源调制烟叶的统计》,烤烟中化学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:总糖23.08%,还原糖19.63%,总氮2.00%,烟碱1.99%,蛋白质10.32%,施木克值2.45,总糖/烟碱14.21,总氮/烟碱1.15。烟草中还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-210。
卷烟纸的成分是:漂白麻浆,也掺用部分漂白木浆或草浆,经高黏状打浆、加填(碳酸钙)和少量助燃剂(用以协调卷烟纸和烟草丝的燃烧速度)
对人体主要有害的物质都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物质。例如:焦油(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)、苯并芘(高活性间接致癌物) 、重金属(Cd、Cr、As、Pb等)、气体污染物(一氧化碳、丙烯醛、氢氰酸、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、丙酮、硫化物、氨、酚、乙醛等)
而电子烟的成分是种唯一有害的仅仅是尼古丁,其他香烟中有害的物质均不含。

综上所述,电子烟危害更小这是显而易见的。

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到底哪个更危害身体?

然后会有人问了,2019 年315晚会曝光电子烟的甲醛危害是怎么回事呢?
央视的测试视频我看了几遍,尼古丁没有什么毛病,只针对甲醛部分来说说。
不得不说新闻是各门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,记者们能做出这样的策划确实很对得起315晚会的质量,不过这个实验的流程设计还不是特别谨慎。
第一,样品选择的是电子大烟,结论是大烟在加热时会导致丙二醇、甘油热裂解产生甲醛但作为考察对象,电子烟有大烟和小烟之分,大烟应该算作硬核玩家的小众爱好,大烟可以自己调整功率,加热温度可以超过400°C,而目前泛滥的小烟功率有限,无法自己调节温度,很难达到丙二醇和甘油热裂解所需要的300°C。同时,由于传统卷烟也会使用丙二醇和甘油作为保润剂和香料载体,因此也无法避免热裂解产生甲醇的可能性。
第二,这个实验流程设计得没问题,但并不现实,将100口烟雾集中在1立方米的密闭容器内类似于“真空中的球形鸡”,这是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,但不会是一个正常人的操作。
因而这个实验的结论实际上并非“吸食电子烟会产生甲醛”,而是“电子大烟中的丙二醇和甘油热裂解会产生甲醛”。
总体来说,蒸汽小烟在升温过程中会产生对呼吸系统有害的低分子醛类化合物,以及一些挥发类物质,主要影响的是人的呼吸系统,也可能因为误吸丙二醇造成口干舌燥等反应。
不过,其中最被人谈之色变的甲醛,在一支合格的电子烟中的实际含量可能还不如一枚香菇。

这几样物质也是烟草最重要的伤害之一,当然,因为纸烟和烟草的特性,传统卷烟的燃烧还会产生极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,焦油也含有多种致癌物,而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也是某些肿瘤疾病的潜在成因。同时,烟草燃烧也可能产生一些金属元素,或者因为保存、生产问题出现微生物等,烟草本身所含有的苯并芘、联苯胺、氯乙烯等也都是成癌的诱因之一。

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到底哪个更危害身体?

所以说,用实验的角度来看,315晚会如果能把电子大烟、小烟、卷烟都进行测试,再做横向对比,数据就会完整很多,而相应的结论也会大大不同。不得不说,这一春秋笔法,对电子烟的打击是很大的,对有望用电子烟进行替烟的民众也是一种伤害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口粮头等舱